藥物一定都有“國藥準字”號,不要將沒有“國藥準字”號的產品當藥物
很多市民對不是藥物的產品怎么鑒別非常關注。區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的有關負責人提醒市民,藥物一定都有“國藥準字”號,不要將沒有“國藥準字”號的產品當藥物。
仿藥類產品按假藥論處
區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的有關負責人介紹,藥物,是指用于預防、治療、診斷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調節人的生理機能并規定有適應癥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質。國家對藥物生產和經營實行嚴格的審批制度。
如果“仿藥類邊緣產品”具有藥物的基本特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物管理法》等有關規定,應按假藥論處。消費者在購買藥物時,要仔細查看外包裝上標示的“國藥準字”批準文號,切莫將無“國藥準字”批準文號的非藥物作為藥物購買使用。藥物經營單位要依法規范經營,發現推銷上述非法產品的企業和人員,應及時向當地食品藥物監督管理部門報告。消費者發現生產、銷售假劣藥物的行為,可向任何一級食品藥物監督管理部門舉報。
正確識別“仿藥類邊緣產品”
區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有關領導表示,“仿藥類邊緣產品”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欺騙性,主要表現在選擇特定的銷售對象;進行虛假的廣告宣傳;借助“義診”等大型活動;經常變換銷售地點;現場“煽情”誘導消費;產品質次、價高、無效果等特點。仿藥類邊緣產品冒充藥物通常以老年人為銷售對象,經銷商抓住老年人體弱多病、時間充裕等特點,有針對性地展開推銷。以食品、保健用品等產品冒充的藥物,一般是生產工藝簡單,原料成本低廉,完全沒有治療疾病的作用,而價格卻很高的產品。
食品類產品冒充藥物的形式主要有:使用藥食兩用物品作為產品名稱,如魚腥草含片(廈衛食字〔2004〕第0305755號)、甘草含片(豫衛食字〔2004〕第086號)等。使用功能性語言作為產品名稱,如腸清茶(豫衛食字〔2004〕第270號)等。產品名稱仿用中成藥傳統名稱,如阿膠補血顆粒(京懷衛食監字〔2005〕第05*02522號)等。商標、產品名稱的字意以及包裝等有誤導傾向,如桂龍慢嚴舒檸好爽糖(皖衛食字〔2006〕第340521-000002號)等。
消毒產品冒充藥物的形式主要有在名稱、包裝上模仿藥物;如江西圣寶羅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婦潔舒消毒液(衛消字〔2002〕第0051號),無論名稱還是包裝都與婦潔舒洗液(國藥準字B20050058)非常相似;在產品外包裝上標示產品功效。如天山視清滴眼露(陜衛消證字〔2003〕0101號)標示活血化瘀、養肝明目等功能,用于視力疲勞、慢性結膜炎等。在產品說明書上標示產品功效,如皮寶霜(粵衛消證字〔2004〕第0494號)標示止癢、消炎和抗過敏作用,用于手足癬、體癬、股癬、花斑癬、牛皮癬、皮膚濕疹、皮炎等。
健用品冒充藥物的形式主要有大部分產品地名稱、包裝、說明書仿照藥物格式,與常用藥物無異,并直接標示藥用功效,如皮康王(豫衛健用字〔2003〕第071號)標示適用于濕疹、神經性皮炎、足癬、體癬、股癬、手癬、花斑癬等。大部分產品配方直接使用各類藥物,如萬痛筋骨貼(豫衛健用字〔2003〕第165號)標示成分為獨一味、姜黃、紅花等,適宜于風濕、骨質增生、頸椎病、肩周炎等。部分產品在包裝上非常顯眼地標示疾病名稱,真實的產品名稱標示不明顯。部分產品名稱、包裝模仿其它品牌的藥物。
化妝品類產品的形式主要是通過在產品名稱、包裝或說明書上標示產品功效。如維膚膏(豫衛妝準字〔1995〕第25-XK-0005號)說明書上標示“消炎、抗過敏”,適用于濕疹、皮炎、癬類皮膚病和蕁麻疹等。
其他產品類包括修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修潤滴眼露(批準文號為“吉衛環安全注冊〔2004〕第005號”),標示“補充眼睛濕潤、改善視疲勞”等作用。
認識藥物批準文號的方法
有關專業人員說,消費者認識藥物批準文號的格式,對自己從外觀上識別某種產品是否為假藥有一定的幫助。根據《藥物注冊管理辦法》(國家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令第28號)第一百七十一條的規定,藥物批準文號的格式為:國藥準字H(Z、S、J)+4位年號+4位順序號,其中H代表化學藥物,Z代表中藥,S代表生物制品,J代表進口藥物分包裝。
《進口藥物注冊證》證號的格式為:H(Z、S)+4位年號+4位順序號;《醫藥產品注冊證》證號的格式為:H(Z、S)C+4位年號+4位順序號,其中H代表化學藥物,Z代表中藥,S代表生物制品。對于境內分包裝用大包裝規格的注冊證,其證號在原注冊證號前加字母B。值得注意的是,《醫藥產品注冊證》適用于從港、澳、臺進口的藥物,《進口藥物注冊證》適用于從國外進口的藥物。
根據《藥物說明書和標簽管理規定》(國家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令第24號)第十六條的規定,藥物的標簽是指藥物包裝上印有或者貼有的內容,分為內標簽和外標簽。藥物內標簽指直接接觸藥物的包裝的標簽,外標簽指內標簽以外的其他包裝的標簽。根據《藥物說明書和標簽管理規定》第十八條的規定,藥物外標簽應當注明藥物批準文號。因此,如果消費者在藥店買到某種產品,而這種產品的包裝盒上又沒有標示藥物批準文號,那這種產品就不是藥物了。
本文章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一切診斷和治療請遵從醫生的指導。如果還有其他疑問,您可以撥打免費長途電話400-6000-838進行咨詢,或者直接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