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日前,湖南省株洲市市場監管局發布2021年度十大消費維權典型案例,旨在提升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震懾不法經營。
一、擅用顧客美容前后對比照片做廣告,美容院涉嫌侵權,退還全部美容款
2020年,市民何女士在市區某美容院做祛眼袋美容。2021年11月份,她發現自己的臉部手術前后對比圖出現在該美容院的網站以及多家美容院的微信平臺的廣告中,這讓她感到很難堪。
經市消委會工作人員調解,商家認識到該行為觸犯了消費者的權益,主動刪除了發布的圖片,并向何女士道歉,退還了何女士全部的消費款一萬多元,以示補償。
二、家用燃氣灶無熄火保護致爆炸傷人,多次協調,商家墊付10萬元醫藥費
2020年7月13日,范女士家人致電“12315”,反映范女士在蘆淞區一電器城某品牌專賣店購買了一臺家用燃氣灶單灶,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爆炸,致使范女士受傷住院。
株洲市蘆淞區市場監管局兩門所接訴后,調查了解到范女士使用的單眼燃氣灶無熄火保護裝置,存在危險。執法人員三次召集雙方溝通調解,最終達成一致,商家先行墊付醫療費用10萬元。
2021年6月30日,株洲市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支隊蘆淞執法大隊依法對商家銷售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家用燃氣灶具的違法行為作出了行政處罰。
三、預付式消費要慎重,貸款容易退費難
2019年,投訴人在蘆淞區某整形醫院修復鼻子,醫院以誘導方式讓其貸款后,預交了25000元。去年,投訴人的貸款已經還完,整形項目卻未做。多次找醫院協商退費未果,請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維權。
在執法人員耐心的勸導和法律知識的講解下,雙方最終達成一致意見,被投訴方扣除必要的人工損失,退還消費者19000元,雙方簽下和解協議書。
四、食品變質獲賠1000元,消費者將賠償全部捐出
2022年1月5日,投訴人楊女士在天元區某料理店吃飯時,發現蝦類食品變質,商家態度豪橫無理,她隨即向天元區市場監管局泰山所投訴。經過調解溝通,商家支付投訴人補償款1000元。隨后,投訴人將補償款通過支付寶愛心捐贈渠道,全部捐贈至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
五、女子買二手車卻成了事故車,維權成功,獲車款減免及延保
譚女士反映,2021年7月26日,她在某汽車聯營店購買了一輛路虎越野車。購買時,她多次詢問銷售人員該車是否為事故車,對方均給出否定答復。后經檢查,該車確為事故車。
接到投訴后,云龍執法大隊馬上召集雙方進行調解。執法人員表示,被訴方工作人員存在誤導行為,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最終,聯營店減免譚女士購車款9500元,并提供延保保單。
六、羽絨服出現變色,市場監管調解助維權
2021年11月3日,投訴人李女士將羽絨服送到茶陵縣炎帝中路某干洗店干洗,取回衣服后的第4天,李女士發現羽絨服米白色內膽上出現部分變色,要求干洗店照價賠償。
調解時,因投訴人未能提供取物憑證,干洗店主不愿賠償,調解進程一度陷入膠著狀態。經過執法人員的調解、細心勸說,最終雙方達成一致意見:由干洗店負責重新干洗,并補償500元。至此,雙方的消費糾紛得以解決。
七、虛假宣傳、三無產品,炎陵一網絡平臺商家受罰
2021年4月19日,消費者反映其在拼多多平臺購買的炎陵縣某店出售的紅花黑糖是三無產品,并且其配料表含紅花,屬于普通食品添加有毒非食品原料的行為。
經查,該食品的瓶裝標簽上名稱為紅花黑糖,配料為蔗糖汁,沒有“紅花”,其行為構成銷售標簽含有虛假內容食品的違法行為。執法機關依法對該商店作出罰沒合計5180元的行政處罰。
八、酒店住宿,小孩意外摔傷,調解成功獲賠25000元
2021年5月10日,一投訴人表示,他帶小孩在株洲蘆淞區某酒店居住期間,孩子曾摔倒。當時去醫院沒發現問題,回到鳳凰后發現孩子右腿已骨折。酒店稱其已離開株洲不予處理。
經執法人員耐心調解勸說,雙方簽下意外事故和解協議書,投訴方得到補助金25000元。
九、商家以次充好,消費者獲加倍賠償
2021年12月21日,有市民反映其在淥口區青龍灣中心安置鎮某不銹鋼門面定制了一批防護欄,與商家約定好用304不銹鋼。護欄裝好后,卻發現商家以假亂真、以次充好,并多計算了10個平方的費用。
隨后,淥口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現場調查、取證,發現門窗中摻雜了201不銹鋼,存在以次充好行為。在執法人員的協商下,商家全額返還收取費用,并補償消費者8000元。
十、付完婚車租賃費后,商家卻遲遲不退押金
2021年10月5日,市民在與株洲市天元區某汽車租賃有限公司結清婚車租賃費用后,提前繳納的5000元押金卻只退了1500元。
天元區市場監管局栗雨所執法人員立即開展調查。經查,該汽車租賃有限公司有侵占押金的嫌疑。執法人員要求其作出書面保證,并在最短時間內歸還押金。最終,被訴人在保證期限到期前退還全部押金,投訴人從深圳寄來錦旗,對栗雨所表示感謝。(來源:湖南省市場監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