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市場監管局持續強化責任擔當,從嚴從快從細從實落實市指揮部1號和2號通告,結合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將嚴格迅速查處涉疫情防控的違法案件作為實施“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動的重要舉措,主動出擊,于2號通告下發的當周周末連查4起涉疫案件,有效筑牢疫情防線“防火墻”。
違規線上銷售“四類藥品”?責令停業并移送公安機關!
“四類藥品”實名購藥登記制度是疫情防控的重要舉措之一,但個別商家為追求利益,將該防控舉措置若罔聞。梧村所執法人員在檢查中發現,位于龍山路上某康藥店在“餓了么”銷售“四類藥品”,但卻沒有同步進行實名制登記,執法人員立即對該藥店通報平臺予以置休,責令停業整改10天。同時,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六十六條、《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條的規定,將有關線索移送至廈門市公安局思明分局處理。
未核驗“入廈通行碼”?下架封存并立案調查!
鷺江所執法人員在檢查進口冷鏈食品經營單位時,發現位于大同路某場咖啡館采購并使用的進口牛肉未張貼“入廈通行碼”,經營者辯稱,牛肉經上海經銷商入關供貨,銷量不大所以一直沒有申領“入廈通行碼”。執法人員立即對其進行立案調查,并向經營者強調,所有預進入廈門市的進口冷鏈食品,必須取得“入廈通行碼”后才能上市銷售,按規定向上游企業查驗對應批次進口冷鏈食品的“入廈通行碼”,是食品經營者的法律義務。目前,涉事的7件進口牛肉產品已被下架封存,該案件正在進一步查辦中。
無證經營藥品?當場扣押并立案調查!
執法人員根據線索,突擊位于廈禾路上的某奇食品經營部,現場發現經營者在未取得藥品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違法銷售“傷濕止痛膏”“二十五味松石丸”等9種藥品,經營“長生湯”“紅景天”等3款標簽不符合規定的食品,并且疑似對“鱷魚飲品”等食品進行虛假宣傳,執法人員堅守一線細致取證,從周六早上在現場查辦直到周日凌晨,完成對當事人書證、電子證據的提取工作,并對涉案相關產品依法予以扣押,目前該案件正在進一步查辦中。
今天出售“明天生產”的蛋糕?責令整改并立案調查!
3月19日,蓮前所接到消費者投訴,稱其在蓮前東路某現烤面包店購買的三明治,生產日期標注為3月20日。為保障疫情期間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執法人員立即趕到現場進行調查,在蛋糕的展示柜中,部分標識制作日期為3月20日的三明治和蛋糕赫然在列。經查,該店生產日期由店員自行張貼,連從其他地方進貨的產品,也由店員清除掉原產品標簽,加貼店內標簽再重新出售。執法人員對該店進行仔細排查,詳細檢查制作記錄和監控視頻,固定證據后對涉案蛋糕和三明治等產品責令下架整改,對該店涉嫌存在虛假標注生產日期的行為立案查處。
思明區市場監管局將繼續堅守一線,加大執法力度,依職責快速主動查辦違法案件,嚴厲打擊不法行為,以實際行動為人民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葉毅 朱英華 李敏 葉生明)